1. 首页
  2. 资讯

信也科技研究:智慧金融周报16期

智慧金融周报第13期
第16期(2020年7月3日),
素材来源于网络,知识产权归属于原版权方,编辑:智慧金融研究院(RXX)

导读:

本期我们重点选取了行业动态、资金面和政策面三个方向的三条重要信息,以及近一周其它值得关注的信息。

第1条探讨金融科技行业转型动向,两大头部金融科技公司分别选择了两条有所差异的路径。蚂蚁金服选择更名,回归科技和专注赋能;而陆金所倾向于深耕金融,拓展国际持牌业务。这与两大巨头分别脱胎于互联网企业和传统持牌机构的原始基因存在一定关联,也是基于已有资源禀赋,继续发扬传统比较优势的战略选择。当然两种路径的组合也是一条可行的第三条道路,即在回归科技或金融,迎合监管壮大主业的基础上,争取持牌或加速信息技术改造,并持续拓展赋能业务输出新模式和国际化等。

第2条关注到今年年中银行高息揽储的现象有所消弭,罕见地未显露往常必现的季节性规律。往年的高息揽储与监管半年度考核密切相关,银行往往需要促销式地花样揽储以调整短期资金头寸符合监管指标要求。而今年虽然年中考核压力仍在,但上半年疫情影响下,资产端放款力度有所下降,而资金面又因监管引导较为宽松,资金缺口整体较小甚至富余,市场利率整体也处于较低水平。加之监管对结构性存款和靠档计息等揽储工具严监管,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基本没有加入揽储大战,但部分中小银行仍因系统性的资金缺口有所行动。

第3条聚焦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是疫情以来银行保险业落实中央各项调控措施的政策导向体现。尽管相关工作年年有,但相较于去年,今年的“回头看”更加突出支持实体经济的工作要点,首次将宏观政策执行工作放在首位。并弱化了风险处置的地位,转而新增创新业务检查要点,对相关领域的创新和风险平衡问题进行指导。其中,银行业,信贷管理聚焦授信管理和资产质量真实性,创新业务聚焦线上贷款等。信托业,监管持续关注非标资金池和融资信托压缩计划执行情况。

、行业动态:

蚂蚁金服向左(科技),陆金所向右(金融),路径选择基于自身基因和战略选择

(一)事件

6月28日,互金行业同时发生两件事:

一是蚂蚁金服的全称已从“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改为“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一步将办理工商变更;

二是陆金所旗下公司陆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正式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复,取得第1类证券交易牌照

(二)市场解读

相关机构:

蚂蚁集团确认并表示,新名称意味着他们将全面服务社会和经济数字化升级的需求,但蚂蚁还是那个蚂蚁。

陆金所相关人士表示,结合此前已获得的香港证监会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牌照、第9类提供资产管理牌照,陆金所香港可正式向香港地区所有客户提供线上投资理财和财富管理服务。与此同时,旗下服务香港居民的线上财富管理平台‘陆香港’APP预计将在8月上线。

市场人士:

近年来,国家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严监管,清理和整顿了P2P、网贷、非标相关业务平台。这一背景下,旨在加快一线龙头互金平台改革和转型步伐。

蚂蚁与陆金所分别走了不同的路径:一个是通过更名,将科技走到底;一个是在香港市场拿牌,将金融走到底。一方面是根据各自资源情况和禀赋,选择了更适合其自身业务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更加符合和适应监管的要求和标准。

(三)两条路径对比

①回归科技

蚂蚁金服更名蚂蚁科技,显然是去金融,回归科技,目标是打造支付宝数字生活开放平台聚焦服务业数字化

一来迎合监管要求,《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出台在即,届时对于金控公司提出更为严格合规和风控要求;

第二,从金融转向科技会获得资本市场更高估值,以金融服务公司估值普遍偏低,以上市银行为例PE中位数5倍,PB中位数0.73倍,如果转型科技公司估值PE会拉升到30倍以上。

不仅蚂蚁金服,近年来,互联网公司在金融科技弱化金融、强化技术属性的趋势愈加明显。在蚂蚁金服拟更名之前,已经有京东金融、度小满金融、小米支付开启了“去金融”“重科技”的发展之路,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新潮。

②持牌+国际化

陆金所到香港市场拿牌照,“1、4、9”三类牌照集齐,潜心回归金融。

陆金所既是专业金融出身,又有别于传统机构,拥有线上化、数据化和智能化的服务经验。

此次获取牌照最重要的地方在于将直接在香港落地业务。

陆金所的转型更趋向于线上平台化、生态化的财富管理平台。旗下有基金、普惠金融、证券、资产管理、机构金融等业务,不断丰富金融产品线以及加强业务出海。

③趋势展望

当前互金风险持续暴露和严监管态势下,互金纷纷转型技术,目的是把实践检验和调教过的业务和数据模型二次使用,或者给持牌机构赋能,或者向海外输出

路径是正确的,但未来经济周期进入下一个波峰,不排除有再次下场的可能。

当前整体行业和市场存在逻辑、模型、套路同质化的问题,在技术深挖掘和业务整合上持续发力才是核心。

*其它资讯:

美团互助升级,产品全面覆盖所有大病

租房分期市场近万亿,兴业消金线上化直营2C入局

疫情下银保(渠道)业务或迎拐点,银、保机构预期存异

信托产品提前兑付玄机,多因融资方置换高息资金

、资金面:

年中银行揽储大战罕见熄火,因资金面宽松和监管引导

(一)事件

年中历年是银行拉存款的重要节点,银行为了揽储往往会开展“花式营销”,比如定存送礼返现金,或推出具有较高预期收益率的理财产品等。

今年年中,与往年相比却显得“静悄悄”。仅有部分中小银行推出了跨年中时点的短期理财产品,但收益率也刚跨过4%的门槛。

(二)市场解读

以往每到季末年中,银行会以更高的利率吸引资金以完成考核要求,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高息揽储”。

目前市场上资金比较充裕,而且监管对银行高息揽储的规定也越来越严格,因而很多银行年中不会再像以往推出特别的活动去吸收存款。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央行一直在引导贷款利率普遍下行,那么存款利率也随之下降;

其次,今年以来监管对于结构性存款进行检查,以防止资金空转和套利,导致了利率的下调;

最后,银行净值化理财产品的大量发行,同时其他互联网理财收益率断崖式下降,导致银行的储蓄存款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利于银行揽存。

从以往情况看来,结构性存款产品和靠档计息的定期存款都是银行用来揽储的利器,而央行专门针对两类产品下发了规范通知,意在推动银行加强存款利率管理,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银行存款以及理财产品的利率在年中时点也表现平稳,也是政策引导的结果。

(三)关联政策和数据

3月份央行下发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指出:

各存款类金融机构应严格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存款利率和计结息管理有关规定,按规定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等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

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加强存款利率自律管理,并将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纳入自律管理范围;

中国人民银行将存款类金融机构执行存款利率管理规定和自律要求情况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同时指导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将上述情况纳入金融机构合格审慎评估。

市场机构不完全统计显示:

6月15日到6月21日期间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发行量85只,平均期限为159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93%,环比下降11BP,连续6周下跌,今年以来首次降至4%以下。其中,

国有银行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146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49%;

股份制银行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169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47%。

记者调查显示:

国有大行的结构性存款期限在100天以下的,收益率普遍未超过4%。

部分股份制银行或中小行依然有利率较高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比如某股份制银行上周推出了一款与外汇挂钩,起购金额1万元,期限102天,预计最高收益率达10%的理财产品。

*相关资讯:

时隔多年央行再度下调两大政策工具利率,意在让利三农和小微

面对低利率和数字化考验,海外银行遭遇“超级危机”

、政策面:

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强调社会责任和合规经营

(一)政策概述

6月24日,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

明确“回头看”主要检查五大领域内容,不仅涉及金融机构,对各地银保监局也有明确要求:

一看主体责任是否落实到位,二看实体经济是否真正受益,三看整改措施是否严实有效,四看违法违规是否明显遏制,五看合规机制是否健全管用。

各银行保险机构要对照2020年乱象整治工作要点,全面深入开展自查自纠,要在汇总分支机构情况基础上,分别于2020年7月30日前和12月10日前将半年、年度工作报告及附表报送监管部门。

各银保监局应汇总辖内机构情况和监管工作情况,于2020年12月20日前将年度工作报告报送至银行检查局和非银行检查局。

随《通知》一同下发的还有《2020年银行机构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要点》、《2020年非银行机构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要点》。

对比2019年,今年发生一些变化。如,银行业“回头看”工作要点中,“宏观政策执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了“重点风险处置”,而新增“创新业务”

(二)银行机构整治重点

在今年针对银行机构的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重点中,检查内容涵盖宏观政策执行、股权与公司治理、信贷管理、影子银行与交叉金融业务、创新业务等五大领域,共计15个子项:

宏观政策执行方面,民营和小微企业服务政策、“房住不炒”政策、金融扶贫政策等落实情况是检查重点。

股权与公司治理方面,检查重点涉及股东与股权管理、“两会一层”履职和考评机制、关联交易并表管理等是检查重点,与往年的检查内容基本一致。

信贷管理方面,主要聚焦授信管理资产质量真实性。

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方面,理财同业表外业务依然是检查重点。

创新业务方面,线上贷款业务、信用卡业务和衍生产品业务是检查重点。

(三)非银行机构整治重点

在对非银行机构的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中,《通知》分别对保险机构、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金融租赁公司、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明确检查重点领域。其中,

保险机构主要检查宏观政策执行、公司治理、保险资金运用、销售理赔、财务业务数据、万能险业务、创新业务等七大方面。如以“产品升级”为噱头推动产品销售,“产品升级”后新老产品无实质变化等。

信托公司则主要检查宏观政策执行、公司治理、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融资类信托业务、非金融子公司管理、经营管理、创新业务七大方面。如是否存在信托公司非标资金池业务清理进展缓慢;存量非标资金池业务底层资产到期后继续滚动发行;直接或通过分期发行、开放式、多层嵌套等方式变相新增非标资金池业务;未按监管要求制定融资类信托业务压缩计划并有效落实等。

其它金融机构方面,公司治理、资产质量、业务经营是各个机构都需重点检查的内容。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还需关注宏观政策执行、附属机构管理

金融租赁公司还需关注宏观政策执行

货币经纪公司则集中于业务管理,主要关注违反有关业务规定,在未签订服务协议的情况下向金融机构提供经纪服务,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等。

*相关资讯: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

*其它资讯:

欲卖保险先过合规关,多地监管为直播带货立规矩

监管部门将启动单户对公和批量个人两类不良贷款转让试点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规范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的通知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

美国放松沃尔克规则,支持银行购买创业投资基金和参与衍生品交易